初冬時節,寒意漸濃。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的操場上,一位衣著干凈、動作利索、目光溫和的女士微抬著下顎,遙望著遠處教學樓里正在聚精會神聽講的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無限欣慰和喜悅。她——就是全國先進工作者、北京市海淀區監委第一屆特約監察員、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校長劉可欽。
11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就有劉可欽的美麗身影。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賦予勞動者的最高榮譽,是經過層層推薦、多方把關、優中選優的評選結果,當筆者問及她款款走進人民大會堂接受黨中央、國務院表彰時的心情,她嘴角上揚脫口而出:“激動和興奮。激動的是我能代表咱們海淀區去參加全國各行各界精英們參與的表彰大會,這不僅僅是對我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特約監察員工作的認可,也是全國人民對海淀區教育‘金名片’‘命根子’的品牌認可,更是對海淀區各行各業凝心聚力、凝聚共識、守正創新精神的認可;興奮的是習總書記在表彰大會上的講話讓我為之一振,使我更加深刻認識到勞動創造幸福、奮斗鑄就偉大的深刻意義,也更加明確了今后在教育事業和監察工作中的發力點和著力點!”
其實,在劉可欽從教近40年的經歷里,又何嘗不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低調而熱忱、樸實而忠誠地履行著黨和國家賦予的神圣使命,植根于深厚的中國文化,以富有前瞻性的創新,投身教育改革。特別是兼任海淀區監委特約監察員以來,她不僅堅持教育事業上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更在履行監察員工作中兢兢業業、履職盡責、恪盡職守。
“當得知自己被聘任為海淀區監委第一屆特約監察員時,我內心‘被信任’和‘被尊重’的感覺油然而生,我知道自己不再僅僅是一名小學校長、一位政協委員,我還是一名特約監察員。我要以更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履行好職責,推動紀檢監察機關更精準更有效行使監察權?!?在2019年12月26日海淀區監委第一屆特約監察員聘任會上,劉可欽感慨地說。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以人民教師的專業敏感性和特約監察員的責任心快速反應,取消假期、制定防控方案、查找防控疏漏,帶領老師用愛心和專業構建了一個隔空不隔心的“云學習·魔法課堂”,讓孩子們健康平安的在寒冷的冬日如沐春風,在不能與同學相見時仿佛比肩而立、如影隨形,在不能聆聽老師教會時卻能聞其聲相伴左右。
“所有問題都能克服,只希望孩子們平安健康”。當海淀區紀委監委疫情防控監督檢查組來到中關村三小進行暗訪抽查時,劉可欽說:“學校管理上,我們采用‘四個團隊’‘五座橋梁’的工作模式,織密防疫‘防線’、筑牢師生家長‘心線’,全方位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舉措和學生居家學習安排落地落細。每天,我們萬柳南北校區、紅山校區和科技園分校的139個班主任都要逐一與班級每一位學生家長取得聯系,確認孩子們的出行情況、體溫健康情況,每天詢問這2350多名學生是我們的頭等大事,只要他們健康安全,我們就踏實?!?/font>
劉可欽不僅在校園內履行特約監察員職責,在校園外也為海淀區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貢獻著智慧和力量。在學校里,她創新提出校園“防火墻”和“加油站”概念,為學校教職員工筑牢“底線”思維、厚培廉潔理念,將廉潔文化深植于學校師生每一個人的心里;學校外,她堅持多一份留意、多一點細心,不僅時刻關注海淀區監察委工作動態和重點工作,積極履行調查研究職責,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幫助紀檢監察機關把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帶上來,把群眾最為關心、關注的重點問題反映上來,為紀檢監察機關深入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提供精準靶向,為區域創新和跨越式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寶。他們雖然年紀很小,卻能教會我們當老師的很多東西,我要感謝他們!”劉可欽對筆者說。這一天,正值感恩節,當校園里彌漫著孩子們對老師的聲聲入耳的“謝謝”時,劉可欽依然還念念不忘感恩孩子。她說,正是為了教育好、引導好孩子們,她才更明白了自己作為特約監察員的初心和使命。(王怡)
友情鏈接